close

一般自然受孕,新生兒畸形率約為2-4%。人工生殖是否會增加胎兒畸型率,是很多人的疑問,然而到現在仍然沒有答案。

人工生殖的實驗室胚胎培養技術,基本上是模擬人體內自然的環境,然而再怎麼模擬,也不會和體內自然環境一模一樣,就這一點,人工生殖是有可能增加胎兒畸形率。此外,人工生殖使用的各種排卵針,打出了許多卵子,這些卵子原本在自然狀態下是會被自然淘汰的 (自然狀態下,每月只排一個卵,其餘的會萎縮) ,如今被取出來作人工生殖,也可能因此增加胎兒畸形率。

單一精虫顯微授精,使得原本無望懷孕的,如今可以傳宗接代,但也會把精虫製造基因的異常,或是性染色體異常,傳給下一代。

反過來說,人工生殖也可能降低胎兒畸形率:(1) 人工生殖讓病人提早懷孕,而越早受孕越不會生下畸形兒,(2) 近年來胚胎著床前診斷,可以針對特定疾病,例如海洋性貧血、血友病、肌肉萎縮症,作胚胎植入前診斷,也降低了胎兒畸形率。

另一方面,人體內在不孕症的情形下,年齡老化、荷爾蒙異常、子宮異常、卵巢異常、輸卵管分泌物與功能異常、子宮內膜異位症釋放毒素、等等,都可能增加胎兒畸形率,所以「不孕症」本身,就可能增加胎兒畸形率。

所以,人工生殖的新生兒畸形,到底是因為人工生殖技術造成的,還是病人本身不孕症造成的,是很難切割分清楚的。而且,隨著產前檢查醫學的進步,產檢時發現的嚴重畸形兒,可以施與減胎手術或終止妊娠。依據國民健康局的公佈的最新資料,外觀明顯先天缺陷的人工生殖新生兒比率為1.2%。

有些研究將人工生殖新生兒畸形率與自然受孕時相比,這是蘋果比西瓜,立足點完全不同 (會自然受孕的,當然不同於不孕症患者有前述各樣異常),當然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:「人工生殖是否會增加胎兒或新生兒畸形率?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旭陽教授 的頭像
    張旭陽教授

    張旭陽教授不孕症及婦產科諮詢室

    張旭陽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