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工生殖是自費的醫療,不花錢無法作人工生殖治療,但是即使花了錢,也不一定能如願成功,可以說是典型的:「有錢不一定行,沒錢則萬萬不行」。衛福部雖然有在規劃要部分補助人工生殖,但是只聞樓梯響,短期內是無法兌現的 (參閱不孕症衛教:談補助人工生殖費用)。

 

以衛福部的全國資料 (參閱不孕症衛教:懷孕率--你所不知道的真相),試管嬰兒治療平均大約1/3的活產率來計算,病人平均要花上3045萬元才能得到一個試管寶寶。人工授精方面,注射排卵針的人工授精大約15%的活產率,口服排卵藥的人工授精大約7%的活產率,不管是注射排卵針或是口服排卵藥,病人都平均要花上大約20萬元才能得到一個人工授精寶寶

 

以CP值而言,人工授精的CP值會比試管嬰兒高。但是有些病人只適合做試管嬰兒,有些病人則可以先嘗試人工授精,要依病人的狀況而定,不能只看CP值 (參閱不孕症衛教:如何選擇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)。

 

以成功率而言,口服排卵藥的人工授精,就像陽春麵;注射排卵針的人工授精,就像牛肉麵;試管嬰兒就像牛排。人工生殖技術是自費醫療,就像進了餐廳,你點的是陽春麵,就得到陽春麵的成功率。如果你點的是牛肉麵,就得到牛肉麵的成功率。如果你點的是牛排,當然你就會得到牛排的成功率。

 

許多病人不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,明明點的是牛肉麵,付的是牛肉麵的價錢,卻希望端出來的是牛排的成功率,這是做不到的。希望有牛排的成功率,就應該點牛排,付牛排的價錢,當然你就會得到牛排

 

醫療傷身,失敗傷心,至於荷包呢?成功活產就感覺比較不傷,失敗就感覺特別傷!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,但是建議各位病患,對於成功率不能一廂情願 (參閱不孕症衛教:懷孕率—你所不知道的真相),對於費用也需要有概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旭陽教授 的頭像
    張旭陽教授

    張旭陽教授不孕症及婦產科諮詢室

    張旭陽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